• 清廷最勤勉的皇帝雍正帝暴死真相? 雍正帝是清廷最勤勉的皇帝,也是性格最为暴戾的一位,他只为时间不算很长,他于雍正十三年(公元1735年)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中。官方记载说他是忽然发病身亡。作为第一手资料的《起居注册》中这样记载:“八月......

  • 海防还是塞防 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陷入两难 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,被称为“海防与塞防之争”。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,最终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“海陆并举”。1874年春,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害为借口发兵台湾,勒索白银50万......

  • 伤不起的"预言" 慈禧之后清廷已回天乏术 冲帝四岁,由摄政王抱登太和殿,坐上御座,受百官朝贺。按理四岁冲帝,应该懂事,做皇帝,受朝贺,更应喜气洋洋,岂知冲帝坐上宝座,即大哭不止,摄政王一面哄冲帝说:一会儿即完了。“一会儿就完了”一语,竟成语谶。第二天,便有一句流言在京......

  • 李自成重要谋士牛金星 他是否最后投降清廷 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里,有许多谜一样的人物,牛金星便是其中之一,在他身上留有众多未解之谜。他是举人出身,可是他不去追逐功名利禄,反而加入到农民起义军的阵营。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参加农民起义的?李自成起义失败后,牛金星又到......

  • 山西商人以财力资助清廷统一中国获“皇商”待遇 后人总结,明中叶至清初约200年间,山陕盐商联手在扬州对抗徽帮,结果是“徽进、陕退、晋转”,经此一役,之后近200年的中国民间商业发展大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陕西盐商受挫于徽帮,无奈退出扬州盐业市场,却并未从此消沉,同样饱......

  • 洋人说了一句话,清廷就决定让康熙做皇帝 1661年,顺治得天花病重,临死之前,大清帝国面临挑选继承人的问题。顺治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夭折,二皇子福全健在,三皇子是玄烨。按照长幼排序,怎么也轮不到三阿哥玄烨做皇帝。然而这个时候,一个洋人干预了清朝皇位继承人的选择,说......

  • 揭秘明清重臣吴三桂为什么要反叛清廷? 吴三桂是明清两朝重臣,在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之后,转而投向清廷,开启山海关,将清朝铁骑放进了中原。随后他又跟随清军,一起镇压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,因为功劳极大,被清廷册封为平西王爷,坐镇云南。吴三桂是平西王爷,在云南一方......

  • 清廷脊梁满清重臣曾国藩促使清廷覆灭? 曾国藩一直是作为满清重臣,清廷脊梁来被看待的。为何说他加速了晚清的覆灭呢?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,随着胜利的天平逐步朝湘军倾斜,曾国藩开始为战后的局面进行布局,他先后支持左宗棠、李鸿章分别编练楚军、淮军,因为他看到......

  • 冯国璋为何放弃保卫清廷 皇族甘愿退位我给谁打 数日后,由隆裕太后召开的第二次御前会议决定逊位,冯国璋闻讯,颇为痛切地对其秘书长恽宝慧说:“皇族甘愿退位,我们今儿还给谁打。这样看来,大清国的江山就算完啦!”冯国璋,字华甫,河北河间人。北洋武备学堂毕业,北洋将领。1916年......

  • 1886年清廷户部为何拒绝改革 变革好处全归官绅 粉墨登场是大清国官员们最为拿手的绝活,他们往往将自己作为舞台的主角,全力打造“高、大、全”的光辉形象,养成了浮夸、疲怠的工作作风。如大清国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,在东北有相当的建树。年仅22岁的大清国军队总参谋......

  • 毁掉大清的新军哗变 清廷未来的支柱为何要暴动 甲午战争中,中国惨败于岛国日本,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,盛极一时的淮军与湘军也迅速瓦解,清朝军制的落后充分暴露出来,引发了许多官员对于改革军队的思考并纷纷提出建议。清廷也觉察到日本是采用西方的训练方法......

  • 甲午战争同样输在场外 清廷没有媒体观念 尽管清政府没有现代媒体观念,但当时媒体言论还是极为大胆的,“本馆接奉电音”、“政论”、“西电译要”、“窥日要言”等媒体纷纷开设专栏,密集报道战事。有媒体甚至建言,让光绪皇帝御驾亲征。1889年2月11日,日本东京举行......

  • 美国在《辛丑条约》签订中为什么要为清廷辩护? 1900年6月10日,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并使清政府俯首帖耳,俄、英、日、美、德、法、意、奥八国组成侵华联军,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,从天津向北京进犯。两个月之后的8月14日,八国联军即占领北京城。心惊胆战的慈禧一边下令“......

  • 解密清廷 雍正血祭康熙陵的神秘内幕 雍正皇帝在给康熙皇帝举行丧事的时候居然血祭!这可是字清朝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怪事。为何要用这种恐怖又残忍的方式进行呢?下面由本文带领大家去解密吧!雍正帝即位后,加紧为逝去的父皇大办丧事。令人感到惊讶是雍正帝在父......

  • 看清廷的内务府是如何从皇帝身上揩油的? 道光勤俭节约,天下有名。据说他也曾鸦片上瘾,后来觉得鸦片花销太大,就戒了。就这么简单地戒了!史料上说,道光做皇帝三十年,宫内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(如果要简单理解是多少钱,就按1两=200块算,不是准确数据,只为了直观理解),......

  • 左宗棠谋位之谜 因对清廷不满 左宗棠曾想造反 长时间控制军权和地方大权的湘淮大将,诡秘地谋取皇帝之位,既鲜为人知又颇令人费解。而湘淮大将左宗棠虽然未有谋位的大举,却实有“问鼎”的隐情。清廷上层为互谋皇位而生死拼杀,可以说是常有之事。而长期控制军权和地方大......

  • 吴三桂为什么要反叛清廷?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 吴三桂是明清两朝重臣,在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之后,转而投向清廷,开启山海关,将清朝铁骑放进了中原。随后他又跟随清军,一起镇压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,因为功劳极大,被清廷册封为平西王爷,坐镇云南。吴三桂是平西王爷,在云南一方......

  • 甲午战争疑云 日本怕清廷垮台不愿乘胜追击 日本国小人少,凭什么打败清国,就凭“认真”二字。甲午战争,大家事后找了很多失败的原因,很多就是这类“小节”问题。枪打不准,用错炮弹(不用开花爆破弹,用了穿甲弹甚至训练弹。为什么不用开花爆破弹?因为打仗时竟然不将开花弹......

  • 姚莹五战五捷把英军打的抱头鼠窜 却被清廷下狱 1840年6月,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,在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中,清军连战皆败,最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《南京条约》!鲜为人知的是,这场战争中,在一位书生的领导下,台湾军民浴血奋战,五战五捷,沉重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,战后清廷却将......

  • 清末慈禧死后清廷内斗 袁世凯被吓得一夜白头 光绪、慈禧死后,社会上关于袁世凯弑君之说喧嚣。有一京报说光绪死时留五百字的遗言要杀袁世凯。佐藤铁治郎说:“奈其后谣言纷起,君臣之间势难融洽。”为此载沣开始解决袁世凯去留问题。几天后,庆王府告之“将对袁不利”的......

  • 洪秀全祖坟被清廷开挖 为破坏风水么! 洪秀全(1814~1864年),原名洪仁坤、洪火秀,原为广东花县(今广州市花都区)福源水村人,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。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,建立了太平天国,称“天王”,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,改名天京,1864年在天京病逝,太平天国......

  • 大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以一人敌一国。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。甲午战败,李鸿章失去权力,也失去了北洋海军;对于晚清,30年自强运动,至此,全盘破产。对于这个国家,这是真正的惨败。120年后,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,其实质是想......

  • 清廷为什么会被民国取代?清朝末期的立宪制宪 “民国”,顾名思义是“帝国”的对立面;“民国政治”的核心是民权与民主;“帝国政治”的核心是君权与专制。所以,“清廷为什么会被民国取代”这个问题的实质有二:其一,“民权和民主”何以会取代“君权和专制”,成为晚清朝野知......

  • 甲午战争日本对李鸿章了如指掌 在清廷处境尴尬 1894年,当中日双方在海上、陆上激战时,一支来自日方的庞大记者团,时刻紧盯战事进展,并在第一时间把报道发向日本和西方媒体。与此同时,日方还招募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记者,跟随前线日军进行随军采访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......

  • 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“战”“和”选择之战,看似李鸿章“以一人敌一国”——外抗日本,内战“清流”,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,其内里,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。两场战争,李鸿章都输了,既输给日本人,也输给了主战派。以一人......

 53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